2016年度科技馆进校园活动总结
2016年,按照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的要求,结合黄冈市科技馆的实际情况,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2016年度科技馆进校园特色项目活动。此次“科技馆进校园”活动的开展,有效弥补了边、贫县地区科普资源的短缺,科普阵地薄弱的现状,为广大师生参与科普、学习科技、体验科学搭建了平台,为我市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,培养全民创新精神,特别是对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科学思想、掌握科学方法、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:
一、活动开展情况
“科技馆进校园”活动于2016年9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来,先后走进黄梅、黄州、英山、武穴、团风等县市区校园开展活动。活动以“创新放飞梦想,科技引领未来”为主题,共展出科普展品30多件,内容“声”、“光”、“电磁”等学科知识。活动内容丰富,形式多样。活动的开展为我市青少年零距离接触科学、体验科技、开阔眼界、增长知识搭建了平台,通过亲自观看体验,真正感受到了科技所带来的魅力和改变,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知识的渴望,极大调动了他们参与科普、走近科学的兴趣和热情。“科技馆进校园”与学校教育相结合,把科技馆的科普活动送到学校,使科技馆资源与学校特别是科学课程、综合实践活动、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结合起来,促进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有效衔接。有效弥补了我市贫县地区科普资源空间缺口,改善了科普阵地相对薄弱的现状,为更多青少年、社会公众提供了参与科普得机会,对推动我市科技活动蓬勃开展,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二、活动的主要内容形式
1、发挥科技辅导员和科普志愿者等科普队伍的优势,把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送进校园,推动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。如:趣味科学表演、科学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、科学知识讲座。
2、发挥科普展品和设施的优势,配合科学课程开展科学实践活动。如:科技馆开设青少年工作室科普讲座、流动科技馆、科普大篷车巡回农村学校。
9月14日,科普大篷车走进黄梅县校园,此次活动的开展给学校师生带来丰盛的“科普大餐”,25件“声光电磁”类科普展品吸引了大量的师生的参观与体验。
9月21日,“以创新放飞梦想,科技引领未来”为主题,科普大篷车走进黄州区一中校园,科普展品吸引了众多学子的参观与体验,深受好评。展品以创新的形式,生动、形象、直观地向参观体验者展现了科技文化特色,突出了实践性、互动性、启发性等特点。让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科普知识,拉近了他们与科普之间的距离。 科普展品吸引了大量的师生的参观与体验
9月22日,科普大篷车走进英山校园,开展科普活动。科普展品吸引了广大师生的参观与体验,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科普、走进科学的兴趣和热情。
科普大篷车走进英山县校园
3、发挥科技馆和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优势,丰富学校劳技课和科学课提供资源服务。科技馆通过制作一些科普资源包,将“科普课堂”、科普展览等带到校园,让学生们接受到更直观的科学教育。
10月19日-10月26日,黄冈市科技馆在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先后开展了3D立体绘画、3D打印、立体电影等课程讲座,博才学校学生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。活动的顺利开展,让学生们对3D打印、立体绘画、立体电影等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进一步丰富了青少年科学文化知识,提升了青少年的思维创新能力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提高了青少年的科学素质,对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大意义。
科技辅导员讲课现场
4、发挥科技馆科普展览的优势,把科普展览送进校园。如: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史展览,新发现、新技术、新成果展览,科技知识展览,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作品展览等。
三、主要工作举措
(一)强化领导,加强协作。
1、整合资源,加强了部门联系协作。为了办好此次活动,我们积极与相关部门联系沟通。对整个活动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,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,保巡展工作各个环节及时、顺畅的对接。主动与各县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沟通,确定活动开展场地并布置展厅,形成工作合力,确保活动安全开展。
2. 明确任务,确保活动顺利展开。为了确保此次活动的有序开展,成立了领导小组,加强对活动全过程的组织和协调。
(二)精心组织,活动有序推进。
1、展前积极部署,制定工作方案。根据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的要求,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,制定了“科技馆进校园”活动方案以及参观时间安排表。并成立了工作专班,对活动进行统一安排,分批组织。
2、形式多样,灵活调整活动开展形式。针对活动发现一些突出问题,我们对学生进行反复提醒与正确指导,同时,加大社会专场期间引导员的配备,尽最大力量降低展品的损坏率。
3、注重地方特色,凸显活动主题。在此次活动的开展中,我们精心培养了6名科技辅导员担任讲解员、宣传员,全程参与巡展活动并义务讲解科普知识,激发广大青少年爱科学、学科学、用科学的兴趣。